第16章 道人(1/3)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秋至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匹雪白的青骢背马上,白衣男子兴趣盎然,正高声道。
“唐灵兄,你……难道就不想早点到西宁卫吗?”这几日,唐灵并未离开巴蜀川中,反而带着唐鸿宇四游逛,想来人已在松潘卫停留十数天,唐鸿宇实在忍受不住,不由发问道。
唐灵不答,笑道:“不如我们转道青城山,书中有记‘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好不容易到次成都府,你我也同前去看看。”唐鸿宇面露不解之,无奈的摇了摇头。
唐灵见唐鸿宇却上句话也不说,开口问道:“鸿宇兄,你可知青城山青云观是何道家派?”
唐鸿宇答道:“听闻道家十六派,主有全真道和正道,如今江湖四分,华山既为全真道北宗大派,这青云观想来是正道了。
唐灵笑道:“非也,这青城山修的却也是全真道,传闻历代天师皆有画符捉鬼、降妖除怪之法,你我也去见识见识。”
唐鸿宇无奈,只好跟随。人脚程快,行了半日,已能望见青城山。举目眺望,但见远烟霞散彩,郁苍苍,群峰环绕起伏,仿若城廓,甚为壮观。
“青城天下幽,果然是名不虚传!”唐灵脱口赞叹道。唐鸿宇心中固然不喜,此时见了青城山如此巍峨,也不心有感慨,中为之。
人信马来到山下,见山散布着青云观弟子和来往信徒。山门立石牌,约有丈余高、三尺余阔,上有列四个大字,乃是“五岳丈人”。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而青城山又为丈人山。
人抬头望去,遥见青城山体石崖突兀,悬壁高张,便弃了马,徒步上山。只见丹梯千级,曲径通幽,愈望上走,愈是幽寂。千株老柏,露水半空青葱冉;馀花秀筠,含烟峦壑苍莽,别有番丽。
奇树幽翠,异草吹香,时闻仙鹤长鸣,好似云端仙境。过了百余阶,便见前方门墙上书“青云观”,修缮的是朱甍青瓦,美轮美奂,雄伟壮观。
门洞高墙外左侧立着尊塑像,方脸膛,黄袍金甲,左手持火轮,右手执钢鞭,这是道教护法镇山神王灵官,右侧根冲天幡杆拔地立起,直上云霄。
人穿过门洞高墙,便见正中殿,匾额上书“福建宫”,黄墙高壁,砖砌围圜,殿门前挂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三十个大字,云:“具极大神通,气三清,拯尽四洲黎庶;显无边法力,离龙坎虎,修成万劫金仙。”
大门敞开,阵阵香火气息飘出,高台上供着三清尊像,端穆威严,案头摆放着鲜果斋筵。
殿中中年道人正手持桃木剑,咒水发檄,踏罡布斗。下面跪有三十个信e侍香膜拜,另有童子旁敲鼓司钟,侍立两侧。
唐灵赞道:“日丽瑶台,云飞画栋,香凝宝殿,乐奏钧天。道家法地,果然名不虚传!”唐鸿宇亦道:“这青云观建于峰峦之上,呈苍翠四合之势,果与其他道观大不相同。”
唐灵在殿外缓步而行:“相传张道陵曾在这里创立五斗米道。孔子收弟子尚要出束脩,故而奉其正道者,须出五斗米。张道陵书符治病、驱邪禳灾,巴蜀人无不敬仰得紧,我在成都府长大,自小就听过不少他的轶事。
唐鸿宇转头问道:“难道张天师当真有传言的那么神了?”
唐灵笑着道:“要说神,倒也不尽然。原在当时巴蜀带,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祀而害民,这些祀奉鬼妖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位弟子和黄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祸害百姓的巫妖之教。于是便有了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事,故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合称四大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月满唐门】最新更新章节〖第16章 道人〗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1300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