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主任委员(2/3)

了!”

一大堆黄带子,满北京城地乱窜,各个衙门到处探听:什么时候派银子?派多少?哪个衙门办这个事?

可能经手其事的衙门,如户部、内务府,也十分紧张,由于这是每年过手一百几十万两银子的“大活”,而且,年年都有!

消息很快出来了,这个差使落到了一个叫做“顾问委员会”的衙门头上。

大伙儿愕然,这是个什么衙门?什么时候设立的?

刚刚设立,只有一块牌子,一个“主任委员”,两个“委员”——通衙门就这三号人。

品级可不低,“主任委员”从一品,和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是同样的品级。

户部、内务府之流自然扫兴,但宗室们却兴高采烈。朝廷居然专门为这个“奉恩基金”设立了一个衙门,还是从一品,可知有多么器重这个“奉恩基金”——这个“奉恩基金”,必定会旺盛发达的!

进一步的消息出来了:“管部”的就是关贝子。

这就不消说了!

于是黄带子们一股脑儿涌到了“顾问委员会”往。

“主任委员”轻易见不到,两位“委员”笑脸可掬,总是这么答复的:

“‘奉恩基金’由各地新办工矿之盈利按例拨付,这个‘盈利’有多少,得一家一家盘账;还有,这个‘例’定多少,要请旨。呃,这个‘例’不好定太高的,是吧?不然不成了杀鸡取卵了吗?

“各位爷也是晓得的,咱们的新式工矿还未几,所以刚开端这几年,‘奉恩基金’必定是有亏空的,这个亏空,怎么填,也要请旨。”

总之,什么时候派钱、派多少钱,这些关于时间、数字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实的答复。

但几个概念很快便形成了。

第一,“奉恩基金”是和新式工矿捆绑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是和“新政”、“洋务”绑在一块儿的。

第二,新式工矿还未几,“新政”也好,“洋务”也罢,还非常单薄,单靠现有的这几间“企业”,是不足以支撑“奉恩基金”的。

第三,“奉恩基金”不好长期亏空的,不然,必无认为继。

黄带子们都有点急了,那你们倒是赶紧多办几间“新式工矿”啊。

“委员”连连点头,说道:“各位爷的意思,我们必定转告郭主委,郭主委必定会上奏朝廷,加快创办‘新式工矿’的。”

“郭主委”,“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郭嵩焘。

这是一个再叫人也想不到的任命。

郭嵩焘刚刚被左宗棠从广东巡抚的位子上赶了下来,明发上谕“着郭嵩焘来京”。来京干什么呢?本来是坐这个位子啊。

大伙儿本来都认为郭嵩焘倒了大霉,没想到人家一进京,正二品的巡抚变成从一品的“主任委员”,升官了!

只是有人提出疑问:这个“顾问委员会”既然负责为“奉恩基金”筹资,“主任委员”难道不应当由一位宗室来做吗?

很快便有聪慧人给出了答案:“‘顾问委员会’是要和各地的督抚打饥荒的,你叫一个宗室来做,这些账,算得明确吗?想想人家郭筠仙,是什么出身啊?”

有疑问的恍然大悟:“郭嵩焘从曾国藩幕中出身……对啊,由他来和处所打交道,督抚们要买账的!”

于是都赞叹:“关贝子真会用人!”

对于郭嵩焘的任命,最出乎意料的,还是郭嵩焘本人。

郭嵩焘抵京之后,实在不想住广东会馆;他固然是湖南人,可现在身份为难,也不好住湖南会馆,于是和军机上打了招呼,就住在老朋友潘祖荫的家里。

天天和潘祖荫切磋书法金石,貌似逍远,可始终等不到陛见的通知,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四章 主任委员〗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13149/4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