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金瓯已缺总须补(2/3)

李鸿章微微一笑,沉吟了一下,说道:“就怕……和康熙三年那次一样,不过两、三年光景,‘上头’便受不了下面的聒噪,由禁而驰,前功尽废。到时候,我这个首倡其议的人,不但白得罪人,还会被人笑话。”

“不然,”周馥说,“顺治二年也好,康熙三年也罢,彼时禁止缠足,只是‘上头’感到缠足有干天和,并无叫女子出来做事的意思。你不放足,毕竟于朝廷没有半两银子的丧失,所以,实在不愿意放足,‘上头’也就无可无不可了。这一回,可不一样了!”

李鸿章点了点头:“这一回,‘上头’是要女子出来做事情,缠了足,就出不了门,做不了事。”

“正是!”周馥说,“所以,这一回,假如顶着不放足,可就是从朝廷兜里挖银子了!”

顿了一顿,又说道:“还有,爵相,我观轩王行事,是极郑重、极稳当的,可是,凡事一旦定议,付诸实行,却又极其坚定,尽无中途而废的情况。”

李鸿章凝思片刻,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爵相首倡其议,”周馥说,“内里还有一个天大的标题,别人无从非议。这,就是一个‘孝’字。”

李鸿章心中一动:对呀,俺老娘就是天足啊。

没想到,武昌码头上李老太太闹的那个笑话,居然可以在首倡禁止缠足之议中,彰显李中堂的“孝思”。

真是祸兮福兮呀。

李鸿章下定了决心:“好,玉山,就照你说的办!”

*

*

西北未通电报,定汉语为“通用语”的廷寄,用“八百里加紧”送到兰州督办西北军务钦差大臣行辕,左宗棠看到的时候,到底比曾国藩、李鸿章晚了几天。

拆开封套,取出廷寄,一眼扫过,左宗棠便睁大了眼睛。

片刻之后,屋外的戈什哈,闻声屋内大帅近乎怒吼的叫好声:

“痛快!痛快!痛快!”

接着,放声大笑,声震屋瓦。

和廷寄一起送到的,是关卓凡的一封长信。

关卓凡在信中说,甘西肃州的马文禄匪帮,釜底游魂,不堪季翁之一击,甘肃全境,今年之内,必可靖定,则明年开春,便可进军新疆了。

此时的新疆,烽火遍地,南疆全部沦陷,叶尔羌、和田、库车、喀什四雄并立、彼此攻伐。其中,最凶猛者,要数以喀什为大本营的“哲德沙尔汗国”。

不过,朝廷在北疆还有一些据点,和河西走廊的接洽尚未彻底断尽。甘肃全境靖定之后,河西走廊和北疆就可以正常联通了。

平定新疆的次序,应当是先北后南,北疆恢复之后,西征雄师再剑指南疆。关卓凡的建议是,分化叶尔羌、和田、库车、喀什,重点打击喀什。“哲德沙尔汗国”覆灭之后,叶尔羌、和田、库车,自然看风而降。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北疆恢复之时,“哲德沙尔汗国”的阿古柏,已经一统南疆。不过,此枭固然狡猾凶猛,但尽非季翁之敌。何况其国新定,人心不稳,朝廷雄师自北压了下来,“哲德沙尔汗国”先内乱起来也说不定。

总之,明年之内,新疆必定重回天朝,中国金瓯无缺。

关卓凡说,仗打完了,人心的效顺,却不过刚刚开端,西北的王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二、三十年不能见功,这是华夏的千秋大业,遍顾天下,除了季翁,我还能托付给谁呢?

看到这儿,左宗棠如同吃了人参果,全身高低每一个毛孔,都伸展开来了。

至于该如何“王化”,推行“通用语”之外,关卓凡另有九款建议,条分缕析,狮子在此就不逐一赘述了。

左宗棠的回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其中一句,黄钟大吕,后代流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五一章 金瓯已缺总须补〗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13149/9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