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65 侠之大者、万古流芳(2/2)

连夜疾书,越日便在《首都日报》发表《为国为民,毕竟是谁的心魔与虚妄?》的回击文章。

一个《首都日报》,一个《南国周刊》,一北一南,皆是国内影响超一流的报纸期刊,连标题起的都是撕破脸式的针锋相对,可见老先生心坎之激然不满: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尽非反传统的虚妄,更不是作者的心魔妄想,正是金梁对传统侠文化最大的创新与超出。侠有大小,义有轻重,传冲侠文化多囿于小侠小义中。游侠、豪侠重要体现了文人的理想,来自精英的文化层面,他们‘傲帝制、篾王侯、平尊卑、轻名节’,打抱不平,不计名利,超然物外,‘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但令知心尽,何用返封侯’,表现出一种不受世俗羁拘的自由人格精力。官侠则反响了市井细民的寻求,他们重视功名、盼看通过自身武艺而封妻荫子、光荣门庭,带有浓重的世庸俗。宽大大众在心理上渴看侠客们锄奸劝善,抱打不平,但又盼看避免涌现侠客草菅人命的现象,于是为侠客设计了一个集官余侠与一体的身份……”

“……先秦游侠的重信守诺与轻生重义多为一己之义,如鼎鼎著名的四大刺客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中只有荆轲刺秦和国家安危有关,然而他也是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他们的义多有士为知己者逝世的味道。唐代的红线夜盗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床头金盒,聂隐娘为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屡退刺客同样无对错正义邪恶之分。明代的官侠们更是具有浓重的忠君报恩思想。而郭靖的义却是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他不会做出为报一己之恩仇而伤天害理的事,他情愿自己受伤都不愿意自己所信仰的原则受到损坏……”

“……救人于危难之时助人于困窘之际是侠,锄奸往恶同样也是侠,但与郭靖固守危城襄阳十年之久,孰轻孰重,不问可知。金梁首次将侠升华到为国为民的高度,为侠注进了新鲜的内容和永恒的活力。当代社会是高度法制化的社会,靠一两个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民于水火之中已不可想象,原有的侠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都已不具有实践意义,更何况政府也不会容许这种游离于政府把持力之外的人存在。此时,金梁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赋予侠义现实意义——为国为民,使之从更广的意义上丰富了侠文化……”

“……就像‘守襄阳城的只有郭靖,黄蓉守的是郭靖’,看人看事看文学作品,应当透过情势看本质,这样一种为国为民为正义,堪称现代人思想范例和理想人格的箴言,居然被曲解为心魔和虚妄,足见有些人的心魔之重,虚妄之甚。实际上,这种侠恰恰体现了当代社会中现代人的一种理想人格。郭靖黄蓉他们固然生活在小说中虚构的古代社会,但他们的所思所想无不对现实具有鉴戒意义。郭靖行身处世的方法,对诚挚亲情友谊的寻求,对社会公义的掩护,对国家与国民的热爱都足可以作为每一个现代人的范例……”

“……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梁对侠的懂得。在我认为,真正的侠者,要有为国为民之仁心,不可为而为的勇义,能够将心融进江湖、国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当代社会,侠同时又是一种风采,能够从容、潇洒的面对生活,无愧于心,无愧于国,便是侠……”

“侠,别问别人,问自己的心。唯真好汉自本质,唯真名士自风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万古流芳。”(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武侠之父】最新更新章节〖章265 侠之大者、万古流芳〗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13229/27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