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 日本人从欧洲购入军备】(2/3)
。
德川庆喜面对朝廷及倒幕派的苛刻要求,迫于一战,带领幕府军一万五千人由大阪进攻京都,决战为数五千人的政府军,最后幕府军却于鸟羽及伏见两地大败,庆喜只得逃回江户。
最后,庆喜在海军奉行胜海舟游说下,同意投降,在1868年5月,德川庆喜交出江户,改封于静冈,领70万石地,德川幕府在江户265年的统治结束。1868年处分德川氏时,决定由田安龟之助(德川家达)继承宗家,封于骏府七十万石。7月庆喜迁至骏府。
德川庆喜作为幕府最后一代将军,主动交还大政,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亡国之君”,深受日本老百姓的同情,至少,在华皇所在的1879年这个时候,‘武士道精神’还没有在军队中深根发芽,更没有在整个社会中深根发芽。
大明的崇祯皇帝做了十七年皇帝,但大明亡启于万历末年和天启。
溥仪当了三年皇帝,会有人说清朝灭亡怪他么?
只有一年将军之位而已。和所有末代统治者一样,庆喜也想改革。但他接手时已经来不及了。
论敌人,他上台时,萨长已经成了气候。对内,他倡导的公武合体来不及了,因为孝明天皇死了。倒幕派是拿到明治天皇命令的,有合理性。
对外,法国和英国都觉得幕府倒了更有利。
所以大政奉还,已经是德川庆喜当时作为将军,所能做的最优的解决方式:尽量少流血交接势力,避免了日本内战。保留实力,获得了一定的舆论支持,所以才有王政复古。
大政奉还不一定是大公无私的,毕竟后面有王政复古这个未遂的复辟战争。他肯定有私心,但从效果上,日本算是经历较少的战乱,进入了下一个时代。
这就是华皇所不允许的,华皇不允许日本人进入僵尸军国的状态,一旦进入了僵尸军国的轨道,这小国,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当然,即便华皇使用了这么多手段,也无法避免日本最后仍然会走上僵尸道路,但是在那之前,无限削弱这个僵尸,对于华皇和华国来说,是最好的方式了。
维新之后各类局部战实在不少,德川庆喜也不算是最闹腾的那个。
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也没表现出逆天的军事才华,政治人物的公德和动机,是无法具体评价的,太细微错综复杂了。
从效果上看,大政奉还以及失败的王政复古,对当时的日本是相对好的选择。
德川庆喜没有拼死一战,但避免了日本浴血,算是有功了。
比起家康当年打大阪一次又一次,他算是折腾得少了。
交接政权的末日掌权者很多,德川庆喜,算是外部条件最苛刻、作为也相对开明,所以结局也比较好看的一个。自己对新时代也挺配合。这是一个末日掌权者比较好的结果了。
换个谁搁他身上,未必做得多好——最多是在新时代,为幕府派多争取些权益罢了。
至于私德,他算是很不过问政治的人了。油画、摄影、开汽车,很新潮的一个人。从小接受很正规的教育,人还挺端正的。
总之,德川庆喜各方面的条件来说,符合一个傀儡老大的全部,是无可替代的人选,这也是为什么李鸿章会提出,要么德川庆喜来九州岛,华军可以退到福冈和久留米以西地区去,要么,就让日本政府将整个九州岛割让给华国,作为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赔偿。
李鸿章在此前和华皇达成了共识,获得了华皇的首肯,但是此后的进程,华皇全权交给李鸿章和轩建章两个人掌控,这次对下关城发动攻坚战,主要是因为华皇临时来了电令,为了配合华皇在欧洲的外交,而展开的战役。
轩建章拿下了下关城之后,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旅第一团驻守下关城,华军第一野战师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甲午崛起】最新更新章节〖【1262 日本人从欧洲购入军备】〗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3584/12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