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4 立后大典(2/8)
的威胁,因此国会中的民族主义分子遂提出一积极的对外政策,他们甚至把此政策看成是对国内慷慨让步政策的补偿。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诸邦造成了对法国恐惧的心理。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
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南德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
187年战争的起因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因为私生活放-荡,政局混乱而被推翻,致使王位虚悬。
西班牙的内阁会议决定寻找适合的继承者,其中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有远亲关系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似乎有希望成为候选人,消息不幸在187年6月底走漏,结果大大激怒了法国外长格拉蒙公爵,在当事人本人拒绝后他还威胁威廉一世,要求保证永远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但蓄意挑起战争的俾斯麦却在电报上刻意添油加醋,激怒了法国舆论界,正愁找不到出兵借口号称杜伊勒里宫的狐狸和神秘的斯芬克斯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马上宣战。
普法战争前夕,实行普遍征兵制的德**队是西欧兵力最强大的军队。北德意志联邦军队(包括德国南部诸邦军队)的兵力战时可达1万以上(其中作战军队69万余人)。几乎是法国兵力的2倍以上。
战时,各军统一编为若干个集团军。
德军炮兵装备有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钢管线膛炮,其有效射程为3.5公里。
早在1868—1869年之交的冬季,普军参谋总长老毛奇将军就已拟定战争计划,毛奇预料,法军会先起进攻,而且进攻方向一定选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尤其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渡莱茵河,因为这里是法国东南的一个突出部,直接面对莱茵河东岸德意志土地,根据法国铁路的情况,毛奇轻易就可以计算出,斯特拉斯堡铁路没有能力集结全部法军主力,有一多半法军(15万)应该在斯特拉斯堡以西靠北一点,法国腹地的梅斯下车集结。这样,法军梅斯集团和斯特拉斯堡集团势必被孚日山脉分开。
毛奇把他的三个集团军集中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当面的莱茵河背后,并不主动进攻,因为他要孚日山脉隔开法军,不想让山脉分隔自己的进攻部队。而一旦判明法军进攻方向和兵力,普军可以集中兵力击败分开的法军,然后对阿尔萨斯和洛林动坚决的进攻,在总决战中歼灭敌人主力,并占领巴黎。该计划还规定,一旦奥匈帝国站在法国一方参战,普军将对其采取军事行动。法军总兵力战时不过57万人,其中作战军队仅33—34万人。
法军当时实行常备兵制度,部队久经战阵,各级指挥员经验丰富,打遍了欧、亚、非和美洲。但法军体制平时不设军、师两级编制(近卫军除外),临战时方仓卒编组,故不能保障部队应有的协调,这是法**事脑机关一个重大失误。法国事先没有制定周密的战争计划,而仓卒制定的计划存在着很多错误。
事情居然一步一步的向他设计的方向前进了,这可不是他预先就想好的。
萌少爷觉得,法军更多的是输在经济层面上,军事上倒是次要的,国家并不是越大越好,像是日本这样的国家,全民一条心,如果一下子得到了五十亿法郎的赔款,可以在一年内跻身为世界列强的行列!
萌少爷认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才是国家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十九世纪初期的普鲁士,是一个封建****主义国家,社会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甲午崛起】最新更新章节〖0284 立后大典〗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3584/28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