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殖民计划(2/3)

1865年尊王攘夷运动向武装倒幕转化。

1866年萨摩、长州两藩的倒幕派武士结成同盟。

1867年,年幼的明治天皇继位,倒幕派得到天皇密诏。

倒幕派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统治,成立新政府。

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掌握了政权,勒令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

1868年,德川庆喜聚集军队企图反扑,但在鸟羽伏见战役中被倒幕军队打败,势力被肃清。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现在正在开端的日本明治维新打下了基础。

早在1837年,下级武士出身的大盐平八郎,在大阪动武装起义,反对幕府的暴政,有几百人参加。

尽管在一天之内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成为打倒幕府统治的一个信号。

从6年代中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髙潮。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随之生了美、法军舰进攻下关,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的事件。

1865年春,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

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

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于1866年7月动第2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

此时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幕府。

长州藩联合倒幕势力英勇抗击,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军。

幕府权威一落千丈。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

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

11月8日,天皇下达讨幕密诏。

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同时却在大阪集结精兵,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企图反叛。

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

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待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了。

8日及1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

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在京都附近的伏见、鸟羽一带,倒幕军与政府军展开了决战。

这场战役,幕府军队全线溃败,倒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倒幕军乘胜追击,直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战争基本结束。

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27日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据的最后据点五廓(函馆),戊辰战争结束。

战争中,日本群众的斗争有力地配合天皇军作战,是天皇政府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

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即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装推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甲午崛起】最新更新章节〖0522 殖民计划〗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3584/52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