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千古一帝(3/7)

出战么?”

许泰、江彬、马昂以及京营众将领齐齐拱手道:“臣等愿为吾皇马前卒,奋勇杀敌,决不言退!”

“好!”正德大喜,他习惯性地一看文臣班子,果然,南京六部的官员们继承了北京六部的优良传统,秉持着“只要是皇帝赞同的、就是我们反对的,忠言必须逆耳,不逆耳就不是忠言。非如此不能表现我们是忠臣”的人生信仰,雄纠纠气昂昂地出班了。

趁着六部尚书年纪大动作慢,还没来得及出班跪倒,抱住他的大腿哭鼻子,正德皇帝抢先喝道:“那就立刻出征,横扫叛匪。当此时刻,敢有言退言守者,皆怯攻畏死、私通宁叛之贼,依律,满门抄斩!”

“卟嗵!”六部九卿的老头子们刚刚撩袍跪倒,一听正德这话傻眼了。

正德把眼一眯,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么?”

“啊..........啊..........,臣等恭祝吾皇万岁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皇帝亲征,自然所率全是精锐,这些士兵是两京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大明军队中火器配备最齐全的军队。两路大军合起来共十万人,分二十营,每营官兵五千人。

全营兵力中,步兵三千六百人,除了刀盾,皆配有步兵火铳;骑兵一千人,除马刀长矛等冷兵器一半配多管火铳,一半配弓弩。另有400人,每人配短火铳一柄,同时掌握着一百六十门盏口将军炮和二百杆大连珠炮。

这样可怕的火力配备,在中距离火力突击时,对于对手来说,将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这种比例的火器装备如果让当时那些欧州的君主们看到,他们会眼馋的流口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国王如果拥有一支配备了如此密集火器的军队,都将横扫整个欧州。

假如大明历史上以后的几任皇帝不是那些练丹士和木匠,而是秦皇汉武那样雄才大略、富有进取精神的帝王,那么现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城应该叫做‘新长安’了。

宁王兵分两路直取南京,探马穿梭不停回报着消息。“正德皇帝先一步进入南京城、水师被明军扛着早被宁王忘到后脑勺的朱五四老爷子的灵牌打的落花流水”等消息先后送来,这消息犹如两颗重磅炸弹,炸得他晕头转向。

正德皇帝抢先一步到达南京,对宁王来说就已经失了先机,他想打南京困难将增加不止一倍,而且整个江南摇摆不定中的军心、民心都会因之发生变化。

宁王陷入绝望之中,他的大军刚到芜湖,被迫在此驻扎下来研究对策:还能再往前走么?兵力不及明军、兵备不及明军、又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如何攻打固若金汤的石头城?

宁王召集部属,把目前的情形一说出来,手下的一众文臣武将们全都紧张起来,就连为了复仇一力鼓吹宁王全力进军直取南京的李自然,也意识到了此刻的危险:向前是希望渺茫、退兵是坐以待毙,他们的出路在哪儿?

刘养正沉吟半晌,奏道:“皇上,以臣之见,咱们不如迅速退兵,对安庆来一个回马枪,趁其不备全力夺城,只要打下安庆,一可以以此为屯止之所,北抗朝廷大军,二则可以与九江停驻的军队呼应,然后我们再徐图后计,皇上以为如何?”

刘养正是宁王的“文胆”,此人的胆子的确很大,常言说‘无知者无畏’,刘举人就很无畏,他一向是以管仲、孔明、刘伯温自诩的,这几位生蓬乱世,建不世之功,所辅佐的君王哪个没经历过一败涂地、四面楚歌的绝境?

现在的情形何其相似?所以刘丞相很有信心,宁王军中大概只剩下这位纸上谈兵的举人老爷仍然盲目乐观了。

李自然盘算良久,总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回到明朝当王爷】最新更新章节〖第436章 千古一帝〗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42077/42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