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庙灰芒(2/3)

原来二人昏迷了没几分钟,装满了两辆警车的警力便感到现场,把闹事砸庙、围观的人都给肃清了。其实不少人见有人无故倒地,心中就已惶惶然,早有了退却之心。警察一来,便都作鸟兽散。至于柘市市公安局会如何处理此事的涉及人员,便不是王充需要考虑的了。

父母来接他出院时,一名男子正低着头坐在走廊的长椅上。一家人刚一出病区,便被其站起身来堵住了去路。“几位,你们是王充一家吧,拜托,救救我儿子!”

王充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之前那名因愤恨而聚众前往山神庙的家长。

王父王母也在学校家长会上认识过此人,虽然他的行为有失偏激,但经历过相同焦虑,曾可谓是同病相怜的二人,却无法不对其表示同情。

王建华与徐爱莲也不是敝帚自珍,不管他人瓦上霜之人,既然别人出言恳求,也没有推脱,因此给了这位父亲秦瀚的地址,叮嘱他快带孩子去看看。

听说果真是中医治好了王充的病,此人难免惊疑之余有些感慨。不过有鲜活的案例摆在他眼前,也由不得他不信,只得连声感谢,匆匆离去。

...

王充在家中又休了几日,在下个周一便返回到学校上课。他这才从同学们那儿了解到,当初一起昏迷的四人,除了他以外,方南竟也在这两周中被父母接出院,以“治病”的名义被送往外地了,至今未归。

王充本来还对自己在山神庙前贸然插手一事有些担忧,怎料可能是他年纪太小,太不引人注意的关系,竟没人将当时的异状与他联系起来。父母以为他是病根没除干净,就擅自跑去看热闹,结果一受刺激便出现复发的迹象,还因此批评了他一顿。

做了一回无名英雄,王充虽说暗自庆幸没有在人前暴露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但非要说起来,内心深处那点由少年人爱出风头的心思而引发的淡淡惋惜,也是无从否认的。

至于那道灰光,他隐隐感到与自己当初“撞鬼”的经历有关,但一方面鸿雁一去无影踪,一方面没有后续事件的报道,此事很快便被他抛诸脑后了。

有人摆脱无法诊断的昏迷“怪病”而痊愈,在小城中着实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且不论医院,竟有报社来王充家就此事采访了一回。笔杆子上的活计,向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记者一回去,转天报纸上便登出了“乡村老中医治愈顽疾,西医束手显无能”的报道。

整个事件,在“中医和西医到底谁的水准更高”的问题上纠缠了几周,曾有不少人想去请秦瀚,甚至有省城来的有名大夫去“拜山”,结果老爷子干脆在山中不知何处住了月余不下来,所有人都空手而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异样的风潮才渐渐平息下来,毕竟口口相传之下,玄乎是玄乎了,言之凿凿的人却也越来越少。

王充在学校上课,对这些事都有所耳闻,却也了解的不真切,只知后来那两个同学是被秦爷爷救醒了,也回到了班上继续学业。但他们身上并无香气,精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稍显萎靡,典型的大病初愈的模样。

他暗自猜测秦爷爷应该没有像对待自己一样给他们“泡澡”,不过也不大好意思问出口。

唯一让王充遗憾的,便是方南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返校。只能从大人们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他全家似乎都搬去了南方,不再留在这个小城了。

王充也问过父母:“要不要和方叔叔联系一下,也让秦爷爷给南子治治病,他们家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徐爱莲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妈怎么会想不到这个,早给他们家过电话了。方南的病其实已经治好,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全家都搬到了外地,不能再回来上学而已,不用担心他。你们感情那么好,又有联系方式,一定还能再见的。”

“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都市修道生活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章 古庙灰芒〗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9686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