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root2001/wwwroot2001/1/2/www.s288.net/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root2001/wwwroot2001/1/2/www.s288.net/chapter.php on line 3
甲午崛起_【1300 全面战争之前最重要的两步】(2/5)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1300 全面战争之前最重要的两步】(2/5)

5.中国在东亚独大,而且巨大,自给自足,没有交易的需求,无法促进商业的发展。

6.缺乏贵金属,落后的金融环境,货币体系和财政制度。

资本主义中的资本,指的就是私人资本,而明清这样的**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是从来不尊重也不会保护私人资本的,因为没有一种势力能够制衡**政府对民间资本进行剥削。

欧洲社会在罗马崩溃以后长期是以封建社会的形态存在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做到权力的一元化,君主,贵族,市民团体之间势均力敌,相互制衡,没有一个人能够独享权力,亦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其结果就是大家必须要协商与合作,互相照顾对方的利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了契约精神。

而明代呢?我们不是一个封建社会,全国的权力都出自中央政府,出自皇帝,不存在权力的分享与制衡。

因此就没有协商的条件,想征税就征税,不用找你商量。而巨大的财富本身就意味着权力,私人资本的膨胀必然会让**政府对产生恐慌,继而在你强大到能挑战它之前干掉你。因此资本所有者无法与政府抗衡,要么和政府合作成为官营资本或者买办,要么就在盘剥中破产灭亡。没有人真正的能够完成私人资本的原始积累,更谈不上权力分享和契约精神了私人资本。最多只是皇帝的牧羊人,养肥了就要被割肉。

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被褫夺的私人资本,在**政府手中亦不会被用做经济生产,亦不能完成原始积累,而是拿去打仗或者买买奢侈品,就那么挥霍掉了。

在欧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它最早完成中央集权,尽管发现了美洲,积累了大量黄金,但这些财富没有被民间资本用来发展经济,而是被宫廷花去买英国棉布了,结果就是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班牙尚且如此,何况明朝这样保守的农业国家。

发展资本主义首先要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得财富与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原始积累的方法就是俩,一是靠赚,也就是商业,二是抢,也就是掠夺。

而明代呢?假设华皇自己是一个穿越到明朝去的商人,大明朝,大家都关门男耕女织,不需要太多交易,因此国内市场狭小,赚不了大钱。

九边,朝廷和蒙古人搞边贸合作,可总赊账,你要钱就砍你。对外贸易就不用说了,海禁,你出不去,出去了就是倭寇,杀光。但你还是经不住利润的诱惑,好不容易走一私回来攒点钱,没被逮着,发了财,上下打点好,还出去找死干嘛?人有钱了,命也值钱了,就不出去卖命了。

在大明,国内最赚钱的是卖盐,可你得从国家那买盐引,大头还是国家拿着。贩粮?运茶?卖丝?制瓷?国家不参股你卖的了么?最后算来算去在这个国家投资赚钱,或者说大官僚,士大夫阶层在赚钱,走到最后,也是走到当官的路上去,当官的人一旦跟钱挂钩,就不用想社会发展了,这也是华皇严厉禁止官员做生意,或者发现官员以及官员的直系亲属,跟做生意相互挂钩,都会被制裁的原因。

最安全的方法才是利润最高的。而最安全的投资渠道,无一不是农业经济,再加上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以及政治风险。所以到封建制度的强盛时期,只能买房买地科举当官,于是商业资本最终回归土地,以末养本。商人阶层最终转化为了大地主,反而巩固了农业社会的旧秩序。至于外国蛮夷你也少来,不是朝贡使不说,还想跟天朝谈平等贸易,简直是蹬鼻子上脸,当时的洋人又打不过明朝,只能和沿海走一私商人们愉快地做起生意,朝廷也管不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为了解决福建人民的生活问题,开了个月港允许福建进行对外贸易,墨西哥的白银就通过这种方式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但最终还是被换做田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甲午崛起】最新更新章节〖【1300 全面战争之前最重要的两步】〗地址https://wap.s288.net/book/3584/1314_2.html